索 引 號 | 14258248/2025-00052 | 分 類 | 其他/其他 / 通知 |
發布機構 | 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| 發文日期 | 2025-03-31 |
標 題 |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5年連云區50件民生實事項目的通知 | ||
文 號 | 連區政辦發〔2025〕13號 | 主 題 詞 | |
內容概述 | 2025年連云區民生實事項目已經區政府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組織實施。 | ||
時 效 | 有效 |
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5年連云區50件民生實事項目的通知
- 時間:2025-05-07 17:01:47 來源: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閱讀次數:
各街道辦事處、前三島鄉人民政府,各功能板塊,區各委辦局,區各直屬單位:
2025年連云區民生實事項目已經區政府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組織實施。
附件:連云區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匯總表
連云港市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5年3月31日
附件:
連云區2025年度50件民生實事
序號 |
項目名稱 |
主要內容 |
牽頭領導 |
牽頭單位 |
配合單位 |
一.優教連云領域(教育惠民) |
|||||
1 |
東港中學新城校區投用 |
改造原英華雙語學校校舍作為東港中學新城校區,秋季開學投入使用,采取特色化辦學模式。 |
孟凡德 |
教育局 |
海發集團 |
2 |
打造高質量教育體系 |
建立名優教師發展基地,組建“青優團”,推行區管校聘和交流輪崗,梯度打造高素質教育隊伍。開展小班化教學試點,減少班級人數、提高教學質量,一體推進學校小班化、特色化發展。 |
孟凡德 |
教育局 |
|
3 |
提升學前供給能力 |
將全區公辦幼兒園整合組建3-4個學前教育集團,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。云山中心幼兒園整體搬遷至東港學府小區,建筑面積3702平方米,可納9個班、270個學位。啟用上城幼兒園,建筑面積2054平方米,可納6個班、216個學位。 |
孟凡德 |
教育局 |
|
4 |
推進教室視覺環境達標 |
完成學校教室燈光標準化改造,年內改造普通教室77間、專用教室40間,實現全學段教室燈光標準化改造全覆蓋。 |
孟凡德 |
教育局 |
|
5 |
提升學校消防設施 |
對12所中小學幼兒園消防設施進行提升改造,設置室外消火栓、消防水箱、水泵、管道、噴淋系統等。 |
孟凡德 |
教育局 |
住建局 |
6 |
建設學校風雨長廊 |
云山小學門前兩側建設長100米、寬3米的風雨長廊,為學生及家長提供遮蔽空間。 |
孟凡德 |
云山街道 |
|
二.健康連云領域(醫療健康) |
|||||
7 |
提升基層衛生中心服務能力 |
宿城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樓由1層改建為2層,建筑面積由600平方米擴建到1755平方米,提供專科醫療公共衛生服務。高公島街道、連島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增設夜班,方便居民就醫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,推進預約上門和家庭病床試點,確保簽約率穩定在70%以上。 |
孟凡德 |
宿城街道 |
|
8 |
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補充醫療保險 |
為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定制補充醫療保險,用于住院醫療費用二次報銷,減輕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生病住院的醫療費用壓力。 |
孟凡德 |
退役軍人事務局 |
|
三.宜業連云領域(就業創業) |
|||||
9 |
開展“鄉村振興巾幗行動”就業創業培訓 |
提升農村婦女的職業素養和就業創業能力,促進婦女高質量就業,年內完成培訓300人。 |
孟凡德 |
婦聯 |
|
10 |
舉辦“紅石榴”專場就業行動 |
依托“紅石榴家園”平臺,舉辦技能培訓、創業交流、專場招聘等活動不少于5場。 |
孟凡德 |
民宗局 |
人社局 |
11 |
推進高質量城鎮就業 |
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效,舉辦直播帶崗、高校雙選會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50場次,確保高校畢業生幫扶就業率達90%、“零就業”家庭動態清零。新增“家門口”就業服務站4家,將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延伸到社區(村),完成城鄉居民職業技能培訓1000人,扶持創業500人,創業帶動就業1500人,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1200人。 |
劉 懿 |
人社局 |
財政局 |
12 |
育強就業載體 |
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,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55家。推進產學研合作,征集企業技術需求25項,開展科技專家入企服務10家。 |
張思遠 |
科技局 |
各街道 |
四.宜居連云領域(宜居環境) |
|||||
13 |
豐富老街街區業態 |
修繕民俗工藝館等4個展館,引育連云老街商業業態不少于20個,提升老街片區歷史韻味和文化價值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港城文旅 |
14 |
優化物業綜合服務水平 |
提升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覆蓋面,新增物業管理小區3個,更新改造老舊電梯50部。建設2個智慧安防示范小區,推進公安、城管、市場、消防等執法力量下沉,常態化開展執法進小區工作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|
15 |
改造出新背街小巷 |
完成5條背街小巷道路改造、80盞路燈維修出新,更換老街景觀照明設施130盞,改善居民出行環境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各街道 |
16 |
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|
實施海州灣街道雙井溝、連島街道西連島村、連云街道荷花社區等區域供水提升工程,通過新建加壓泵房、更新改造二次供水泵房、老舊供水管網等措施,提升環山片區居民供水保障水平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各街道 |
17 |
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|
建設城市管理智慧平臺,對違法建設、市容秩序以及岸線環境衛生等實施巡查監管。優化提升城市防汛防澇功能,整治海州灣小學西側、平山、鐵路博物館易淹易澇點3處,有效解決主城區內澇問題。 |
任彥潔 |
城管局 |
|
五.暢達連云領域(交通出行) |
|||||
18 |
維修加固云港路燒香河大橋 |
修復拱橋吊桿缺失的上、下護套,處理上、下部結構混凝土破損剝落、鋼筋銹脹露筋等表面缺陷,墊實、更換局部支座,保障通行安全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板橋街道 |
19 |
改造提升上合物流園道路 |
金港路整段路面出新,重新敷設瀝青混凝土。人和路進行裂縫處理、沉陷處理、坑槽處理、交通標線修復等維修工作。新建1.4千米興港路(祥和路-瑞和路段)。 |
陸建國 |
上合物流園 |
|
20 |
完善鄉村路網 |
新建高公島街道便民混凝土道路3條,改造鄉村路段2000米。新建云山街道便民道路100米,道路黑化3000米,對老君堂村破損道路進行修復。 |
王順良 |
農業農村局 |
高公道街道 |
21 |
提高交通出行服務保障能力 |
新辟公交線路,加密公交班次,延長運營時間,打造連云區中山路(平山路至海棠路)、海棠路(中山路至在海一方公園)、G30零公里出口至連云新城3條“綠波路段”,安裝車輛雷達感知設備,調整優化信號燈配時。完善西環島路交通標識,實施部分路段限時單行,緩解景區交通壓力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文體和旅游局 |
22 |
規范租賃電動自行車管理秩序 |
制定出臺《連云區租賃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》,規范經營服務行為,集中整頓運營秩序,增加電動自行車規劃布局點位,優化提升租賃電動自行車管理服務的能力和水平。 |
任彥潔 |
城管局 |
住建局 |
六.生態連云領域(環境改善) |
|||||
23 |
實施綠化造林 |
完成綠化造林2000畝、四旁零星植樹18萬株,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‰以下。 |
王順良 |
林海局 |
|
24 |
增設城區環衛設施 |
瀚海國際、海岸明珠2個小區各增加2座垃圾分類收集房,山畔景苑、嘉泰城市花園、悅瀾灣二期、四季花城4個小區垃圾分類房進行“微改造”,配置垃圾分類督導員,專車收運小區垃圾。新建1座精品公廁、2座便民公廁。對100家餐飲單位安裝油煙排放在線監測儀。 |
任彥潔 |
城管局 |
連云新城建管辦 |
25 |
治理老舊城區生活污水 |
完成海頭灣路片區雨污分流工作,污水收集處理率達70%以上,確保污水排放達標。改造連云街道西山片區及部分人口密集區地下污水管網,建設化糞池等配套設施,集中收集生活污水匯入連云老街污水處理廠處理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海州灣街道 |
26 |
加強水環境治理 |
云山街道經十一路、經十三路排水溝(云宿路至新光路段)河道實施清淤疏浚,宿城街道9.6公里4條河道開展清淤整治,核電閘、海豐閘排口設置垃圾阻攔網清理周邊及駁岸垃圾。 |
王順良 |
云山街道 |
|
27 |
擴建板橋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 |
占地約85畝,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0000噸,新增污水處理工藝設施、污泥處理設施、配電設施及加藥設施和儲罐區等,提升板橋片區的污水處理能力。年內完成污水廠調節池、事故池、二沉池、加藥間、泵房等土建施工。 |
陸建國 |
上合物流園 |
|
七.富足連云領域(鄉村振興) |
|||||
28 |
拓寬增收致富渠道 |
新增省級以上現代農業項目1個,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,村集體平均收入達到450萬元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%以上。 |
王順良 |
農業農村局 |
|
29 |
打造智慧漁港經濟區 |
啟動漁港綜合服務中心、水產品交易市場建設,漁港路延伸工程建成通車,完成錨地疏浚工程。搭建智慧漁港綜合管理系統,實現漁港漁船動態監控、船員管理、漁獲物管理等方面智能化。 |
王順良 |
林海局 |
連島街道 |
30 |
打造茶文化體驗項目 |
啟動茶文化體驗中心建設,年內完成主體工程的50%。改造大竹園村400平方舊房及800平方戶外平臺,配套150畝茶山茶園作為云霧茶采摘戶外體驗區,建成具有高山閱讀、茶文化研學、非遺炒茶制作于一體的高山茶書房,開展特色農產品展銷、茶葉加工制作及技能培訓、茶文化研究推廣等活動。 |
任彥潔 |
宿城街道 |
|
31 |
建造寶山村游園 |
寶山村湖泊清淤1920立方米,新建木棧道260米、防腐木游步道100米,鋪設水庫排水管線200米,優化周邊環境,與唐王湖形成聯動,帶動旅游、民宿等產業。 |
任彥潔 |
宿城街道 |
|
32 |
打造海上養殖監測預警系統 |
引導傳統漁業向深海養殖轉型,優化近海貝藻養殖空間布局。規劃建設海水養殖安全防盜監測預警系統,實現對近海40公里范圍內30多萬畝養殖區、養殖設施及海洋養殖捕撈船舶和作業人員全天候實時監控。 |
王順良 |
林海局 |
連島街道 |
八.文化連云領域(文體生活) |
|||||
33 |
改造提升文化場館 |
升級改造區文化館放映廳。改造連云老街人民影劇院,完成消防整改,具備院線放映條件。 |
任彥潔 |
文體和旅游局 |
港城文旅 |
34 |
新建省運會沙灘排球場 |
完成沙灘排球場、停車場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、安裝工作,達到省運會沙排開放運行標準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文體和旅游局 |
35 |
舉辦群眾文體活動 |
高質量辦好第三屆連島音樂節、鐵人三項賽等大型演出賽事,組織文藝演出、公益講座等各類綜合文化惠民活動60場。 |
任彥潔 |
文體和旅游局 |
海發集團 |
36 |
升級打造閱讀空間 |
打造總面積500余平方米的鄉村書店和城市書房各1座,提檔升級農家(社區)書屋6座,更新配備電腦10臺、圖書3000冊,全年舉辦全民閱讀活動不少于200場。 |
張久洲 |
區委宣傳部 |
墟溝街道 |
37 |
提檔升級體育場地設施 |
全區新增健身路徑6套、室外乒乓球桌8張。宿城街道新建室外籃球場。高公島街道新建室內多功能運動場,完善通風、照明、更衣室等配套設施。 |
任彥潔 |
文體和旅游局 |
區委宣傳部 |
38 |
建成投用勝利湖體育公園 |
利用現有25.3萬平方米勝利湖公園及周邊場地,新建兒童青少年活動場地及足球、籃球、羽毛球等運動場所,滿足居民健身需求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海州灣街道 |
九.溫暖連云領域(社會幫扶) |
|||||
39 |
強化提升法律援助 |
為全區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,年內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160件。 |
孟中明 |
司法局 |
|
40 |
開展“連心橋”暖僑惠民活動 |
定期開展僑法宣傳活動,結合涉僑社區“僑胞之家”創建活動,做好困難歸僑僑眷的扶貧幫困工作,通過重大節日組織僑務社區開展為僑服務活動,營造“知僑、愛僑、護僑”的良好氛圍。 |
劉 懿 |
僑辦 |
|
41 |
提供殘疾人托養康復服務 |
為70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開展居家托養服務,服務次數每人每月不少4次,失能殘疾人及精神殘疾人上門服務人數不少于2人,服務時間每次不少于60分鐘。為不少于90名0-14歲殘疾兒童提供視力、聽力、智力、肢體、孤獨癥等康復服務,確保實現所有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“應康盡康、應康優康”。 |
孟凡德 |
殘聯 |
各街道 |
42 |
新建為民大食堂 |
結合老年人口分布、場所條件和老人需求,新增陶庵社區、棠梨社區、東崖屋村3個社區助餐點,為轄區老人提供葷素搭配、營養均衡的平價餐食。 |
孟凡德 |
民政局 |
連云街道 |
43 |
推進“一老一小一困”關愛服務 |
為100戶老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,為高齡、經濟困難老人開展日間照料、洗滌清潔、精神慰藉等上門服務30000人次,為4000名高齡老人發放尊老金,為110名困境兒童發放生活補貼,為300戶困難家庭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,為有需求的失能特困老人提供集中供養服務,為500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。 |
孟凡德 |
民政局 |
各街道 |
十.平安連云領域(公共安全) |
|||||
44 |
保障高層建筑及住宅消防安全 |
開展14個無水小區和3棟高層公共建筑的消防水系統維修改造工作,消除高層建筑無水問題,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消防救援大隊 |
45 |
建設森林防火阻隔系統 |
新建標準化防火通道28條,總長度39.13公里,其中后云臺山18條,30.42公里;北固山3條,2.12公里;中云臺山和東陬山7條,6.59公里。 |
王順良 |
林海局 |
|
46 |
開展連島景區燃氣接入工程 |
開展大沙灣周邊及沿線“瓶改管”工程,新建中壓管道1500米、低壓管道500米,實現大沙灣區域管道氣全覆蓋,保障景區餐飲及居民用氣安全。 |
任彥潔 |
住建局 |
連島街道 |
47 |
提升水利設施功能 |
拆建宿城擋潮閘,達到每秒排澇量186.5立方米,年內完成基礎樁基和底板施工。新建柳河村生態環保塘壩,蓄水量370立方米,提升護林防火及防澇減災能力。 |
王順良 |
農業農村局 |
宿城街道 |
48 |
食品安全檢查 |
完成食品生產、流通、消費等環節抽檢1000批次,食品快檢15000批次以上,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700家次以上,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,通過官方網站、新聞媒體等多種渠道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,健全信用懲戒機制,將失信主體納入黑名單管理。 |
王順良 |
市場監管局 |
|
49 |
加強計量智慧監管 |
完成農貿市場商戶安裝含芯片的智慧電子秤1100臺,配套360觸發式攝像頭,運用智慧計量監管系統實現在線監管和稱量數據信息儲存歸集。 |
王順良 |
市場監管局 |
|
50 |
翻建千櫻宿舍危房 |
翻建12戶千櫻宿舍危房,更新內部設施,消除建筑安全隱患,保障居住安全。 |
任彥潔 |
墟溝街道 |
資源分局 住建局 |